88彩介绍

88彩介绍

百家号标题那点事儿:从字数到钩子,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

2025-08-01

最近刷百家号的朋友可能发现了,标题能写的字变多了。以前最多 30 个字就打住,现在能写到 64 字,这可不是随便改改数字那么简单。你想啊,平台突然放宽字数限制,背后肯定有原因。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事,从标题字数的变化到怎么写才能让人愿意点,再到那些藏在背后的小套路,掰开揉碎了给你讲明白。

先说说标题字数这事儿。记得前几年,不光是百家号,很多平台的标题都卡得严,微信公众号以前标题最多 36 个字,后来才放宽到 64 字,头条号也有过类似的调整。为啥平台们对标题字数这么较真?说白了,就是在琢磨用户到底喜欢看长的还是短的。

百家号这次把字数从 30 提到 64,按官方的说法是算法升级了,更能处理信息密度高的内容。但实际用下来,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:那些主标题 28 字,副标题 18 字的组合,点击率反而比写满 64 字的高。这说明啥?咱们普通人刷手机的时候,还是没耐心看太长的标题。你想啊,上班路上在地铁里刷手机,眼睛一扫就得知道这篇文章说啥,太长了根本看不完,直接就划过去了。

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给我看了组数据,他们测试了 100 个标题,同样的内容,长标题里只有 32 个点击率过了平均线,而 28+18 这种组合,有 67 个达标了。这就像咱们去饭馆点菜,菜单上字太多太密,你肯定懒得看,反而是那种重点突出、一目了然的,更容易让人有兴趣。

而且不光是百家号,其他平台也有类似情况。抖音的标题最多 55 字,但那些火出圈的视频,标题大多在 20 字以内,比如 “月薪 3 千如何存钱?我试了 3 个月”,简单直接,让人一看就知道要说啥。所以啊,平台虽然放宽了字数,但用户的阅读习惯没变,还是喜欢那种能快速抓住重点的标题。

再来说说标题怎么写才能让人愿意点。百家号有个挺特别的机制,要是两个标题的点击率差超过 30%,就会重点推荐那个点击率高的。这背后其实藏着个心理学小知识,叫首因效应,说白了就是人对第一眼看到的东西印象最深,决定也受这个影响。

你发现没,那些点击率高的标题,开头都挺抓人的。比如 “月薪 5 千到 3 万”,比 “职场技能提升” 这种,点击率能高 40%。为啥?因为 “5 千到 3 万” 这种数字对比,一下子就戳中了大家想赚钱的心思,大脑里好像有个小开关被打开了,觉得 “哎,这可能对我有用”。而 “职场技能提升” 这种,太笼统了,让人没感觉。

我认识个做职场号的博主,她就特别会用这招。以前她的标题都是 “职场新人该学的 5 个技能”,点击率一直上不去。后来改了改,变成 “新人 3 年升职:我靠这 5 招”,点击率直接翻了一倍。她跟我说,现在写标题,前 5 个字她能改十几次,就为了让人第一眼就想看下去。

这就像咱们在街上看到广告,那些开头就说 “免费领”“立减 500” 的,肯定比 “本店有优惠” 这种更让人想凑近看看。所以啊,写标题的时候,得把最吸引人的东西放前面,先用几个字勾住人,让人家有兴趣继续看下去。

不过这里有个小误区,不是说开头劲爆就行,还得跟内容对上。有个 MCN 机构做过测试,要是标题吹的牛和内容差太远,比如标题说 “教你月入过万”,结果内容全是心灵鸡汤,那读者看不了几眼就跑了,停留时间能少一半。所以开头吸引人是好事,但不能瞎吹,得跟内容匹配上才行。

然后聊聊标题里的那些小钩子,比如 “文末有彩蛋”“领模板” 这种。这种做法其实是利用了人的损失厌恶心理,就是说人都怕错过啥好东西,看到这种标题,就觉得 “不看完可能会吃亏”,于是就想把文章看完。

但这招是把双刃剑,用不好容易翻车。我有个朋友关注了个育儿号,标题经常说 “最后有 0-3 岁早教资料”,结果点进去,翻到最后也没看着,后来她直接取关了。这就是典型的标题党,开头说得挺好,结果内容跟不上,让人觉得被骗了。

有数据显示,要是标题里的承诺和内容的匹配度低于 80%,读者的跳出率会骤升 50%。就像咱们去买东西,商家说 “买一送一”,结果你买了才发现送的是个不值钱的小玩意儿,下次肯定不会再去了。

那怎么平衡呢?有几个小技巧可以试试。首先,标题里说的福利,最好在正文前 200 字就给出来,别让人家等太久。比如标题说 “领 Excel 模板”,开头就可以说 “模板放在文末了,先教大家怎么用”,这样人家就有耐心看下去。其次,用【】把福利标出来,比如 “【免费领】300 个 PPT 模板”,让人一眼就知道有福利,也显得更真诚。最后,别把话说太死,别说 “绝对有用”“100% 学会”,这种话容易让人反感,也容易让人觉得你在吹牛。

再来说个挺让人头疼的事儿,就是百家号的标题没法生成目录。这对于那些写长文的创作者来说,确实不太方便,读者看着也费劲。为啥会这样呢?这里面有三个原因。

第一个是平台对自然语言的要求,不让用 “1、2、3” 这种层级编号,觉得太生硬。第二个是有些敏感领域,比如金融、医疗,平台管得严,怕出问题,直接就把目录功能关了。第三个更有意思,标题超过 35 个字,这功能也用不了。

这就像咱们写文章,本来想列个提纲让读者看得清楚,结果平台说 “不行,你这提纲不符合规矩”。那咋办呢?有个办法挺好用的,就是用 “悬念式二级标题”。比如不说 “三个原因”,而是说 “3 个核心原因,最后一个你肯定想不到”,这样既符合平台的要求,又能让文章看起来有条理。

我关注的一个历史博主就特别会用这招,他写那种长文,标题是 “明朝灭亡的 3 个关键,第二个改变了历史走向”,然后正文里每个部分开头都用类似的句子,比如 “第一个关键,藏在一场看似普通的旱灾里”,让人看了就想知道到底是啥关键,不知不觉就把文章看完了。

其实不光是百家号,很多平台对内容格式都有自己的要求,创作者得在这些规矩里想办法,既让平台满意,又让读者看得舒服。这就像咱们穿衣服,得符合场合,同时自己也得觉得自在。

最后,咱们来总结总结,在现在这个智能时代,写标题到底有啥门道。说白了,就是得让标题和内容像拼积木似的,严丝合缝,既符合平台的算法,又能抓住用户的心思。

首先,标题可以分两层,主标题 28 字,就说大家关心的问题,比如 “孩子写作业总拖拉”,副标题 18 字,补充个解决办法,像 “3 个小技巧,我家娃试了超管用”。这样既突出了重点,又给了读者期待。

其次,内容里最好有点数据支撑,让人觉得可信。比如 “我测试了 100 个标题,发现这 3 个最管用”,比空口说白话强多了。就像咱们买东西,看到 “90% 的人都说好”,肯定比 “大家都说好” 更让人相信。

还有,文末可以跟读者互动互动,比如问一句 “你家孩子也这样吗?”,这样容易让读者留言,平台看到互动多,也会更愿意推荐。这就像咱们聊天,你说完一句话,问对方一句 “你觉得呢”,才能把聊天继续下去。

不过有一点得记住,不管用啥技巧,都不能瞎吹牛,标题说的和内容写的得对得上。要是为了点击率瞎编标题,读者被骗一次,下次就再也不会看你的东西了。就像咱们交朋友,要是总说瞎话,肯定没人愿意跟你来往。

总的来说,写标题这事儿,看着简单,其实里面门道不少。平台的规矩在变,用户的喜好也在变,创作者得跟着琢磨,在规矩里找机会,用点心理学小技巧,才能写出那种既让人愿意点,又让人愿意看下去的标题。你平时写标题有啥小妙招?或者遇到过啥头疼的事儿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,咱们互相取取经。

88彩介绍

Powered by 88彩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