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8彩介绍
女生705分被陆军军医大学退档,父母哭诉:全省第一政审被拒,校方回应
2025-10-10
“妈!爸!我考了 705!真的是 705!”
7 月 2 号下午,四川绵竹的陈阳查出高考分数,激动地拽着父母的胳膊。
这不仅是全家的惊喜,更是全省文科第一的好成绩。
她早把陆军军医大学当作目标,后续军检、面试也都顺利通过,一家人满心期待通知书。
可 7 月 28 号,招生办的电话却浇凉了全家的心:政审不合格,不予录取。
陈建军夫妇急得直哭,找校方追问原因,对方只说 “按规定办事”,不肯透露细节。
省状元高分过线,军检面试也没问题,为啥偏偏政审被拒?
家长委屈哭诉求说法,校方回应模糊,这背后到底有啥隐情?
01
“阳阳,别愣着了,点吧!”
7 月 2 号下午三点整,墙上的老挂钟 “咔嗒” 一声卡到整点,四川省绵竹市的高考分数查询系统总算开放了。
客厅的窗户没关,风带着楼下梧桐叶的味儿飘进来,吹在电脑屏幕上。
可陈阳盯着那屏幕,心比揣了只活蹦乱跳的麻雀还慌。
她坐在塑料凳上,手指悬在鼠标上面,指尖凉得发僵,半天没敢往下按。
那鼠标好像灌了铅,多悬一秒,心口的劲儿就提得更紧一分。
陈建军和刘梅就站在她身后,一个手里攥着没喝完的搪瓷缸,一个围裙还没解下来,俩人都没说话,连喘气都放得轻。
屋里静得能听见挂钟滴答响,连楼下卖冰粉的三轮车铃铛声,都好像慢了半拍,生怕搅了这时候。
陈建军悄悄攥了攥拳头,指节都泛白;刘梅则把围裙角在手里绞来绞去,绞得皱巴巴的。
他往前挪了半步,手掌贴在陈阳后背,糙乎乎的温度透过薄 T 恤传过去:“不管考多少,爸都认。你高三天天熬到后半夜,周末连门都不出,光这份劲儿,就比爸当年强。”
陈阳听着这话,心里稍微松了点。
她深吸一口气,指尖还发颤,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往键盘上敲准考证号,敲完一个就回头问刘梅:“妈,我刚才输的是不是 5?你再对对。”
刘梅赶紧凑过来,手里捏着写满号码的纸条:“是是,没错,下一个是 8。”
确认完最后一个数字,陈阳咬了咬下唇,闭眼顿了两秒,再睁眼,飞快点了 “查询”。
页面跳转的瞬间,她下意识把头扭向一边,不敢看。
倒是陈建军和刘梅,俩眼瞪得溜圆,死死盯着屏幕,连眨都不敢眨。
当 “705 分” 三个黑字跳出来时,俩人都僵了。
屋里静得像没人似的,连喘气都停了。
“705?” 还是刘梅先反应过来,声音发颤,伸手揉了揉眼睛,又往前凑了凑,脸都快贴到屏幕上,“真、真是 705?没看错吧?是不是系统卡了?”
陈阳这才慢慢转头,盯着屏幕看 —— 语文 132,数学 145,英语 148,文综 280,每门分数都清清楚楚。
她愣了几秒,赶紧点刷新,一遍、两遍、三遍,每次跳出来的都是 “总分 705”。
确认没错,她 “腾” 地从凳子上蹦起来,一把抓住刘梅的胳膊晃:“妈!爸!我考了 705!真的是 705!”
陈建军激动得上前一步,把女儿拉进怀里。
这个当年在消防队里练得腰背笔直、连受伤都不哼一声的汉子,眼眶瞬间红了,声音哑得厉害:“好闺女!真能耐!这分,爸当年想都不敢想!不愧是我陈建军的娃!”
他拍陈阳后背的劲儿比平时大,可陈阳一点不觉得疼,只觉得心里暖烘烘的。
刘梅一边抹眼泪一边笑,手在陈阳头发上摸来摸去,从头顶摸到发梢:“我的阳阳啊,怎么这么争气!妈天天给你炖银耳羹,就盼着你能考个好学校,没想到你给妈这么大惊喜!比我当年跟你爸结婚还高兴!”
没半小时,陈阳的同学在微信群里说,省教育厅官网出排名了。
陈建军赶紧凑到电脑前,点开链接往下翻,第一行就写着 “陈阳,总分 705,全省文科排名 1”。
他指着屏幕喊:“老婆子!你快看!全省第一!咱阳阳是省状元!”
消息传得比风还快,不到一小时,整个小区都知道了。
隔壁王姨拎着一兜刚买的桃子,踩着拖鞋 “噔噔噔” 跑过来,一进门就喊:“建军!刘梅!恭喜啊!你们家阳阳是省状元!705 分啊,咱们绵竹多少年没出过这么高的分了!”
对门张叔也来了,手里拎着瓶白酒:“建军,你可太有福气了!养出这么厉害的闺女,我家那小子要是有阳阳一半省心,我就烧高香了!”
邻居们一波接一波来,有送西瓜的,有送坚果的,还有特意来问学习方法的。
陈家客厅挤得满满当当,茶几上的东西堆得像小山,连门口的脚垫上都放着两盒包装好的饼干。
刘梅忙着倒茶水,嘴角就没下来过,说 “谢谢” 的声音都带着笑。
下午五点,市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来了。
领头的女记者笑着跟陈建军两口子打招呼:“您好,我们是德阳电视台的,听说绵竹出了省文科状元,特意来采访陈阳同学。”
摄像机镜头一对准陈阳,她有点不好意思地往后缩了缩。
陈建军赶紧拉了把椅子让她坐:“别紧张,就跟平时跟老师说话一样。”
“陈阳同学,查到 705 分的好成绩,现在心情怎么样呀?” 女记者举着话筒问。
陈阳攥了攥衣角,脸颊有点红,声音不大但清楚:“特别激动,也特别谢谢我爸妈。高三每天晚上我复习,我妈都给我煮热牛奶,怕我饿还烤面包;周末我在家做题,我爸就去菜市场买鱼,给我做红烧鱼。没有他们,我考不了这么好。”
“听说你想考陆军军医大学,当军医,是受什么影响吗?” 记者又问。
陈阳眼睛一下子亮了,腰也挺直了点:“我爸以前是消防员,汶川地震那回,他去救过人,回来总跟我说,当时好多人受伤,医生不够,看着急得慌。
我那时候就想,要是我能当医生,就能帮上忙了。现在考了 705 分,觉得离这个想法更近了。”
镜头转向陈建军,他一米八的个子,在镜头前倒有点局促,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:“我在消防队待了十年,从新兵到班长,知道救人不容易。
阳阳从小听我讲这些事,总问我‘爸,受伤的人疼不疼’,她能有当军医的想法,我特别支持。要是能考上陆军军医大学,我比自己当年立三等功还高兴。”
晚上七点,市电视台新闻播了陈阳的专题。
电视里陈阳穿件白色 T 恤,说话时眼神亮;
陈建军站在旁边,虽然有点紧张,但提到女儿时,嘴角一直翘着。
刘梅坐在沙发上,手里攥着纸巾,看着电视里的女儿,眼泪又掉下来,可嘴角却笑着:“咱阳阳上电视了,明天全市人都知道她是状元了。”
家里的电话从新闻播完就没停过。
班主任李老师打来:“刘梅啊,恭喜!陈阳这孩子平时就踏实,考状元是实至名归!学校明天给她送喜报!”
同桌李娜也打来,声音叽叽喳喳:“陈阳,你也太牛了!705 分!以后我跟别人说我同桌是省状元,多有面儿!”
陈建军的老战友吴刚也打来,嗓门大得很:“建军!你家阳阳可太给咱长脸了!705 分!全省第一!我明天就去看你,咱得好好喝两杯!”
陈建军笑着应着,跟吴刚聊了半天,从陈阳小时候爱问 “消防车怎么开”,说到现在考状元,舍不得挂电话。
到了半夜十一点,客厅灯还亮着。
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,茶几上放着没吃完的西瓜,电视关了,可没人想睡。
陈阳靠在刘梅肩上,翻着手机里的祝福,突然抬头:“爸,我考 705 分,报陆军军医大学,能考上不?会不会有比我分高的?”
陈建军拍了拍胸脯:“705 分!全省第一!咋考不上?陆军军医大学去年在咱省录取线才 650 多,你比线高 50 分,稳了!再说咱家人清清白白,你爷爷是老党员,我在消防队没犯过错,政审肯定没问题,放心!”
刘梅也帮着劝:“就是啊阳阳,分数这么高,学校肯定想要你。明天我就去买档案袋,把政审要的材料提前收拾好,别到时候慌。”
陈阳点点头,眼睛里闪着光:“那我就报陆军军医大学!到了学校我肯定好好学,不浪费这 705 分,也不辜负你们。”
02
7 月 5 号上午九点,高考志愿填报通道开了。
陈建军特意跟单位请假,消防器材厂的王厂长一听是省状元的爸爸,立马准假:“可得帮孩子填好,这是咱绵竹的骄傲!”
陈建军拿着笔记本,跟陈阳坐在电脑前。
茶几上摊满了东西:陆军军医大学的招生简章翻得卷了边,上面画满了横线;
往年录取分数线打印了两张,一张文科一张理科;
陈阳的笔记本上记着专业代码,连每个专业学什么课都写了两行。
沙发扶手上还放着几张 “军校志愿填报注意事项”,是陈建军从网上打印的,用红笔标了 “政审材料要提前准备”。
“阳阳,咱再看看临床医学专业的要求,别漏了啥。” 陈建军戴上老花镜,手指着招生简章。
“你看,这里写着‘临床医学专业招文科生,要求生物成绩不低于 80 分’,你生物考了 85,没问题;还有‘护理学’,你要是想报,分数也够。”
陈阳拿着笔在纸上算:“爸,我再对一遍去年的线,去年陆军军医大学文科录取线 652,我 705,高了 53 分,不管报哪个专业都够。”
她把两个数字圈出来,看着差距,心里更踏实了。
刘梅端着一盘切好的哈密瓜过来,放在茶几上:“我闺女从小就喜欢看医疗纪录片,总说‘妈,以后我也想救病人’,现在终于能往目标走了。中午给你们做可乐鸡翅,犒劳犒劳。”
正说着陈阳的手机响了,屏幕上显示 “陆军军医大学招生办”。
她一下子坐直,手心都出汗了,看了眼爸妈,深吸一口气接起来:“您好!”
“请问是陈阳同学吗?我是陆军军医大学招生办的张老师。” 电话那头是温和的男声,带着笑。
“张老师您好,我是陈阳!” 陈阳声音有点发颤,攥着手机的手紧了紧。
“恭喜你啊陈阳,考了 705 分的好成绩!我们看了今年的排名,你这分数在全省都是顶尖的。想问问你,有没有报考我们学校的意向?”
“有!特别想!我从高二就把你们学校的招生简章存在手机里,天天看!” 陈阳赶紧说,生怕慢了。
“那太好了!” 张老师笑了,“以你 705 分的成绩,被录取基本没问题。不过得提醒你,军校政审比普通大学严,需要准备三代亲属的身份证明、无犯罪记录证明,还有学校的表现证明,这些得尽快办,别耽误流程。”
陈建军在旁边竖着耳朵听,一听政审,赶紧接过电话:“张老师您好,我是陈阳的爸爸陈建军。我以前是消防员,当年也政审过,知道要求。
我们家情况没问题,我爸妈是农民,一辈子没犯过错,我在消防队也没不良记录。您说的材料,我们今天下午就去办,不麻烦您。”
“陈先生不用客气。” 张老师的声音更温和了,“有您这样的消防员父亲,陈阳同学的觉悟肯定差不了。材料准备好后,我们会有人联系您提交,注意查短信就行。再次恭喜陈阳。”
挂了电话,陈建军跟陈阳对视一眼,俩人都笑了。
刘梅在旁边看着也跟着笑,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满桌的资料上,亮堂堂的。
“你看,学校主动打电话,这说明多看重你!” 陈建军搓着手,脚步都轻快了,“爸当年也想考军校,没考上,现在你替爸圆了这个梦,还考了 705 分,爸心里比啥都高兴。”
陈阳看着爸爸,眼眶有点热:“爸,我到了学校肯定好好学,不给你丢脸。”
刘梅拍了拍陈阳的手:“先别高兴太早,政审材料得赶紧办。这天儿热,你爸跑手续的时候,记得带瓶水。”
03
下午一点,太阳毒得很,柏油路晒得能烫脚。
陈建军找出家里的旧电动车,打足气,把列好的材料清单塞兜里,又拿了瓶凉白开,就出门了。
电动车刚骑出小区,额头上的汗就往下淌,没一会儿,后背的衬衫就湿了一大片,贴在身上。
可他一点不觉得累,心里就一个念头:早点把材料办齐,别耽误阳阳的事。
第一站是派出所,开全家的无犯罪记录证明。
推开玻璃门,值班的李所长抬头就认出他:“哟,建军!今天怎么有空来?是不是为了你家阳阳的事?”
陈建军把身份证、户口本递过去:“可不是嘛,阳阳考了 705 分,想报陆军军医大学,来开无犯罪记录证明。”
李所长一边在电脑上查信息,一边感慨:“705 分!省状元啊!还想当军医,这孩子将来有出息!”
没几分钟他打印出三张证明,分别是陈阳、陈建军和刘梅的,核对完信息,“啪” 地盖了章:“放心,你们家的情况我清楚,都是老实人,没问题!”
从派出所出来,陈建军喝了口凉水,又往消防队骑。
他得去开退伍证明,还有当年的表现鉴定,之前问过,军校政审要这个。
消防队的王队长是他老同事,一看见他就笑着迎上来:“建军,稀客啊!听说你家姑娘考了省状元,厉害!”
俩人进了办公室,王队长从档案柜里找出陈建军的退伍档案,复印了一份,又写了张表现鉴定。
上面写着 “陈建军同志在队期间,表现优秀,多次参与救援任务,获三等功一次,无任何违纪记录”,盖了消防队的章:“拿着吧,这材料管用。”
陈建军连声道谢,又骑着电动车往学校赶。
学校离消防队不远,骑了十几分钟就到。
李老师早就在教学楼门口等着,手里拿着文件夹:“建军,我就猜你今天来!陈阳考 705 分,还报陆军军医大学,给学校长脸了!”
进了办公室,李老师拿出空白的在校表现证明,一笔一画写起来:“陈阳同学上课认真,作业按时完成,无迟到早退;担任班长两年,多次获校级三好学生;在全市作文比赛中获一等奖……”
写完读了一遍,确认没错,盖了学校的章:“这证明详细,拿去肯定没问题。”
最后一站是社区居委会。
刘主任早从邻居那听说陈阳考状元的事,一看见陈建军就拉着他坐:“建军,恭喜啊!你家阳阳可太出息了!”
她拿出信纸写家庭情况证明,详细写了住址、家庭成员,还特意注明 “陈阳祖父、祖母为农村居民,无不良记录;
父亲陈建军为退伍消防员,表现优秀;
母亲刘梅为社区居民,热心公益”,盖了章:“拿着吧,没问题。”
晚上回到家,陈建军一进门,刘梅就递上毛巾:“咋样?材料都办好了?”
陈建军顾不上歇,把材料都摊在茶几上:三张无犯罪记录证明、退伍证明、在校表现证明、家庭情况证明,还有复印好的户口本、身份证,一样样摆整齐。
他找出个蓝色档案袋,把材料装进去,用签字笔写了 “陈阳 陆军军医大学政审材料”,生怕弄混。
陈阳凑过来看:“爸,这些材料够了吗?要不要再补爷爷、奶奶的身份证复印件?”
陈建军拍了拍档案袋:“够了!爸当年去消防队,政审就用这些材料。你爷爷、奶奶在农村一辈子,连跟人吵架都少,我在消防队也没犯过错,政审肯定没问题!”
刘梅也说:“别瞎想了,早点休息,明天填志愿,得有精神。”
7 月 6 号志愿填报通道一开,陈建军和刘梅就守在电脑旁。
陈阳坐在电脑前,手指放在键盘上。
学校代码、专业代码她早记熟了。
她在 “第一志愿” 填 “陆军军医大学”,选了 “临床医学” 专业,核对完代码,点击 “提交”。
提交成功的提示弹出来,一家三口都松了口气,又高兴起来。
没一会儿,陈建军的姐姐打来电话:“建军,阳阳报陆军军医大学了?那可是好学校!以后就是军医了!”
陈建军笑着应:“是啊,她从小就想当医生,现在能往目标走一步了。”
挂了电话,陈建军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红色小本子 —— 那是他的退伍证。
封皮有点磨破,里面的照片是十年前的:年轻的陈建军穿消防服,胸前别着三等功奖章,眼神亮。
“阳阳,你看,这是爸当年的退伍证。” 陈建军把本子放在茶几上,“爸当年在消防队是抢险班的,救过不少人。那时候就想,要是有孩子,也希望她能帮人。现在你考 705 分,能去陆军军医大学,咱也算‘救人世家’了!”
陈阳拿起退伍证,轻轻翻着:“爸,您当年穿消防服真帅!”
陈建军哈哈大笑:“那可不!你妈当年就是看我穿消防服精神,才跟我处对象的!”
刘梅脸一红,拍了他一下:“就你臭美!当年明明是你天天往我单位送早饭,还说‘顺路’,其实绕了一大圈!”
陈阳看着爸妈斗嘴也跟着笑,客厅里的笑声飘出窗外,连晚风都软乎乎的。
谁也没料到一场没预兆的事正往这个家靠近。
7 月 10 号下午,陈阳正在看陆军军医大学的校园介绍,手机响了,是招生办的。
她赶紧接起来:“您好!”
“陈阳同学,通知你 7 月 13 号上午 8 点到省军区医院军检,下午 2 点到招生点面试。带好身份证、准考证和一寸照片,别迟到。”
“好的!谢谢老师!” 陈阳挂了电话,跑出去喊:“爸!妈!学校让我去军检面试了!13 号!”
陈建军和刘梅一下子站起来。刘梅赶紧拉着陈阳的手:“要带啥?妈现在收拾!”
陈建军拿出日历,在 13 号画了圈:“我明天请假,陪你去省城,提前一天住下,省得当天赶不及。”
军检那天,天没亮陈建军和陈阳就起床了。
六点俩人拎着行李,坐上去省城的大巴。
大巴在高速上开,陈阳看着窗外,有点紧张:“爸,我要是视力不过咋办?”
陈建军拍了拍她的手:“你平时不玩手机,视力好得很。爸当年军检,比你还紧张,最后不也过了?放宽心。”
上午七点半,到了省城。
俩人打车去省军区医院,门口已经聚了不少学生和家长。
陈阳领了号码牌 ——18 号,站在队伍里等。
轮到陈阳,先测身高体重:“身高 165 厘米,体重 50 公斤”,医生笑着说:“标准,没问题。”
视力检查,她坐在视力表前,医生指的字母都看清:“左眼 5.1,右眼 5.1”,过了。
之后是听力、心电图、胸透、血常规…… 每一项都合格。
最后外科检查,医生签了字:“身体素质不错,回去等面试吧。”
下午一点半,陈建军陪陈阳去招生点。
面试在写字楼的会议室,门口有军官引导。
陈阳进去前,陈建军帮她理了理衣领:“别紧张,就跟老师说话一样。”
会议室里有三位穿军装的军官。为首的军官先问:“陈阳同学,为什么想考陆军军医大学?”
陈阳坐直身子:“报告首长!我爸以前是消防员,汶川地震时他去救援,说当时好多人受伤,医生不够。我想当军医,学好本事,以后能救更多人。”
旁边的军官问:“你父亲在消防队待了多久?有什么荣誉吗?”
“我爸待了十年,是抢险班班长,立过一次三等功,还获过优秀消防员称号。” 陈阳回答得很清楚。
最后一位军官问:“军校生活苦,训练严,你能适应吗?”
陈阳认真说:“报告首长,我能适应。高中我每天早上跑步,周末也学习,不偷懒。我知道军校苦,但只有苦,才能学好本事,当合格的军医。”
三位军官互相看了一眼,点了点头。
为首的军官说:“你的表现很好,回去等结果吧。”
走出会议室,陈阳一眼看见陈建军,笑着跑过去:“爸!面试顺利!他们夸我表现好!”
陈建军赶紧迎上来:“太好了!走,咱去吃饭,然后回家等好消息!”
俩人走出写字楼,下午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,影子拉得长长的,脚步都轻快。
7 月 18 号,政审开始了。
陈建军一早起来,把蓝色档案袋拿出来,又核对了一遍材料,才坐在沙发上等。
心里又期待又有点紧张,就盼着政审顺利过,阳阳能早点拿到通知书。
04
7 月 18 号上午九点,门铃响了。
陈建军赶紧开门,门口站着两位穿正装的工作人员,手里拿着文件夹,态度严肃。
“是陈建军同志吧?我们受陆军军医大学委托,来给您女儿陈阳政审。” 周科长先开口,亮出工作证。
陈建军赶紧点头,把俩人让进来。
刘梅忙着倒茶,陈阳站在旁边,手悄悄攥着衣角。
“陈建军同志,需要了解你家的情况,麻烦配合。” 周科长坐在沙发上,打开记录本。
“您问,我一定说实话。” 陈建军坐直身子。
“先说说你的工作经历,从消防队开始讲。” 周科长笔尖悬在纸上。
陈建军想了想:“我 2010 年去消防队,在抢险班,一直待到 2020 年退伍。
退伍后先在老家帮爸妈种地,2021 年去成都的建筑工地打工,干钢筋活;
2022 年换了个地方,在五金厂学修机器;
2023 年回绵竹,进了消防器材厂,现在还在那干。”
“2021 年到 2023 年,在建筑工地和五金厂,能提供工作证明吗?比如合同、工资条。” 周科长问。
陈建军有点为难:“那时候打工不正规,建筑工地是跟着包工头干,没签合同,工资也是现金结;五金厂是小作坊,也没开证明。”
“有一起干活的同事能证明吗?” 旁边的马科长补充问。
陈建军叹了口气:“当时的同事都各走各的了,有的回了老家,有的去了外地,这么久没联系,名字都记不清了。”
两位工作人员对视一眼,又问刘梅的情况。
“刘梅同志,你现在做什么工作?家里开销靠什么?” 周科长看向刘梅。
“我在小区门口的超市当收银员,一个月两千多。主要靠老陈的工资,他一个月四千多,够花了。” 刘梅赶紧说。
“你们结婚后,有没有邻里纠纷、违规的事?” 马科长问。
“没有,我们跟邻居处得好,连吵架都少。” 刘梅说。
之后工作人员要了李老师的电话,当场打过去。
“李老师您好,我们是陆军军医大学政审的,想了解陈阳的情况。”
电话里传来李老师的声音:“陈阳是尖子生,品学兼优,当班长负责,还帮同学辅导功课。没迟到早退过,获过不少奖,自律得很。”
“她有没有参加校外组织?有什么爱好?” 周科长问。
“没参加其他组织,就学校的学生会。爱好是看书,尤其是医学方面的,还喜欢跑步,是学校长跑冠军。没不合适的爱好。”
挂了电话,工作人员又问了陈阳几个问题,比如对军校生活的期待,陈阳都认真回答了。
政审从上午九点持续到下午四点,工作人员收拾东西准备走。
周科长表情严肃:“陈同志,今天的情况我们会如实汇报。要是需要补充材料,我们会再联系你,到时候请配合。”
“好的,一定配合,谢谢你们。” 陈建军送他们到门口,看着俩人走了,心里有点不安。
工作人员的表情,总让他不踏实。
“爸,他们问您打工的事,是不是有问题啊?” 陈阳也有点担心。
陈建军摸了摸她的头:“没事,军校政审严,问得细是应该的,别多想。”
话虽这么说,他自己心里也打鼓。
7 月 21 号上午,陈阳的手机响了,是招生办的张老师:“陈阳同学,你的军检和面试都过了,政审还在审核,再等等,有结果会通知你。”
“好的,谢谢张老师。” 挂了电话,陈阳把消息告诉爸妈,刘梅安慰:“军检面试都过了,政审肯定没问题。”
可接下来的日子,等得格外慢。
陈阳的同学群里,天天有人说收到通知书,只有她没消息。
刘梅每天去快递点问,都失望而归。
7 月 25 号,陈阳忍不住给张老师打电话:“张老师,我的录取结果出来了吗?”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:“陈阳同学,你的情况还在审核,具体不清楚,再等等。”
“是不是政审有问题?” 陈阳急忙问。
“我也不清楚,这是上级负责的。你再耐心等。” 张老师说完就挂了。
陈阳放下手机,眼圈红了:“爸,妈,张老师说还在审核,是不是政审有问题?”
“不可能!咱家人清清白白,能有什么问题?” 陈建军嘴上说,眉头却皱起来,又想起那段没证明的打工经历。
晚上陈建军的老战友吴刚打来电话:“建军,阳阳的通知书到了吗?”
“还没,说是政审还在审核。” 陈建军叹了口气。
“政审?” 吴刚的语气严肃起来,“军校政审严得很,不光查本人,还查三代。你再想想,家里有没有没注意的事?比如你以前打工的经历,有没有没说清的?”
陈建军心里咯噔一下:“我打工那段没证明,会不会是因为这个?”
“不好说,” 吴刚顿了顿,“你最好再问问学校,总等也不是办法。”
挂了电话,陈建军坐在沙发上,心里越来越慌。
老战友的话让他觉得那段打工经历,可能真成了问题。
夜里陈建军翻来覆去睡不着。
他想起政审时周科长的表情,想起马科长追问证明的样子,心里满是愧疚:要是因为自己,耽误了阳阳,可咋办?
05
7 月 28 号对陈家来说,是这辈子都忘不了的日子。
原本盼着的一天,却成了冷雨浇头。
上午十点,阳光洒进陈阳的房间,她正坐在书桌前看医学书,手里拿着笔,在笔记本上记知识点。
为了军校,她早做了准备:新买的行李箱放在墙角,里面收拾了衣服;
书桌上摆着陈建军给她买的笔记本电脑,说学习用得上;
刘梅从半个月前就忙,一会儿买洗漱用品,一会儿缝袜子,就盼着她顺利报到。
“阳阳,你看妈给你买的这两件外套,秋天穿正好,军校不让穿太花哨的,这两件素净。” 刘梅拿着购物袋走进来,把衣服铺在床上。
陈阳放下书,笑着说:“妈,买这么多干啥?够穿就行了。”
就在这时,陈阳的手机响了,是 “陆军军医大学招生办”。
她赶紧接起来:“您好,我是陈阳。”
“陈阳同学,我是张老师。关于你的录取,有个消息要跟你说。” 张老师的语气异常严肃,像冰一样凉。
陈阳的心一下子提起来:“张老师,什么消息?”
“经过上级评定,你的政审未通过,学校决定不予录取。”
这句话像重锤砸在陈阳心上。
她脑子里 “嗡” 的一声,一片空白,手机差点掉了。
愣了几秒,她不敢信地问:“您说什么?政审不通过?为什么?我们家没任何问题,怎么会不通过?”
“具体原因涉及保密规定,不方便告知。录取决定已做出,无法更改。” 张老师的语气没丝毫松动。
“不可能!这绝对不可能!” 陈阳的声音发颤,眼泪涌出来,“我考了 705 分,全省第一,军检面试都过了,怎么会政审不通过?你们再查查,肯定弄错了!”
“陈阳同学,我理解你的心情,但决定已经确定,没有弄错。建议你尽快考虑其他高校,别耽误录取时间。” 张老师说完,挂了电话。
陈阳呆呆地坐在椅子上,眼泪往下掉滴在手机上。
房间里原本满是期待,现在却冷得慌,墙上贴的陆军军医大学校徽海报,好像在嘲笑着她。
刘梅看着女儿的脸色,心里慌了:“阳阳,怎么了?是不是学校的电话?出什么事了?”
陈阳抬起头,声音哽咽:“妈... 学校不要我了... 说我政审不合格,不录取我...”
“你说什么?” 刘梅脸色瞬间惨白,手里的衣服掉在地上,踉跄着后退,后背撞在墙上,“不... 不可能!你考了 705 分,军检面试都过了,怎么会政审不合格?是不是弄错了?”
这时陈建军从外面回来,手里提着刚买的排骨。
他想中午炖排骨汤,庆祝通知书。
一进门就觉得气氛不对:“怎么了?你们娘俩怎么这个表情?”
“老陈!” 刘梅扑进他怀里,放声大哭,“阳阳被陆军军医大学拒录了!说政审不合格!”
“你说什么?” 陈建军手里的菜篮子 “哐当” 掉在地上,土豆、排骨滚了一地。
他瞪大眼看着陈阳:“怎么可能?阳阳考了 705 分,全省第一,怎么会政审不合格?”
陈阳抬起满是泪痕的脸:“爸,招生办说政审没通过,不给理由,还说不能申诉...”
陈建军一下子怒了,胸口起伏着,抢过手机,手指发抖,拨通招生办的电话:“您好!我是陈阳的爸爸陈建军!我闺女为什么政审不合格?她考了 705 分,军检面试都过了,凭什么不录取她?”
“陈先生,政审结果是上级评定的,具体原因不便透露。” 工作人员语气平淡。
“不便透露?不行!你们必须给说法!” 陈建军的声音越来越大,脖子上的青筋都起来了,“我是退伍消防员,在消防队待了十年,立过三等功!我们家三代老实人,没不良记录,凭什么说政审不合格?你们不负责任!”
“陈先生,请冷静。军校政审要求严格,这是国家规定,我们按规定办事。” 工作人员的语气没变化。
“严格?我家哪里不符合?” 陈建军几乎是吼出来的,“我闺女品学兼优,没犯过错,你们凭什么这么对她?公平吗?”
“陈先生,录取决定无法更改,请您别追问了,以免耽误您女儿填报其他志愿。” 工作人员的语气多了几分不耐烦。
“我不服!我要申诉!找你们领导!” 陈建军大喊,可对方直接挂了电话。
陈建军愤怒地把手机摔在沙发上,屏幕裂了道缝。
“太欺负人了!705 分!全省第一!说不录就不录,连理由都不给!” 他在客厅里踱步,脚步重重的。
刘梅坐在沙发上,一边哭一边说:“阳阳从小就想当医生,努力了这么久,他们怎么能这么狠心...”
陈阳呆呆地坐在书桌前,眼神空洞。
书桌上的医学书还摊着,可她什么也看不进去,脑子里只有 “不予录取” 四个字。
她想起高三熬夜刷题,想起练跑步准备军检,想起政审时紧张地准备材料。
可现在一切都成了泡影。
下午三点,陈家的事传遍了社区。邻居们在小区凉亭里议论:
“听说了吗?陈建军家阳阳,省状元,被陆军军医大学拒录了!” 王姨压低声音。
“真的假的?705 分啊,怎么会拒录?” 张叔皱着眉。
“真的!刘梅在超市哭着说的,说是政审不合格。” 另一个邻居说,“可陈建军一家都是老实人,他还是退伍消防员,怎么会政审不合格?”
“是啊,阳阳那孩子多懂事,帮我提过菜呢,这里面是不是有误会?”
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都想不明白。
晚上七点,陈建军的哥哥陈建国从乡下赶来,一进门就问:“老陈,到底咋回事?阳阳怎么被拒录了?”
陈建军坐在沙发上,头发乱糟糟的,眼睛布满血丝:“我也不知道... 招生办就说政审不合格,不给理由,不让申诉... 阳阳考了 705 分,就这么被拒了,我心里堵得慌。”
“这不合理啊!” 陈建国皱着眉,“你在消防队表现好,爸妈是农民,阳阳品学兼优,怎么会政审不合格?你再想想,政审的时候他们问了啥特别的?”
陈建军闭上眼睛:“他们问我退伍后打工的经历,要证明,可我没证明... 难道是因为这个?”
“就因为这个?没道理啊... 那时候打工没证明不是很正常吗?” 陈建国说,“不行,你得再想想办法,哪怕问问人,也得弄清楚,不能就这么算了!”
陈建军叹了口气:“找谁啊?咱没关系没门路,招生办连理由都不说... 我就怕耽误了阳阳,别的学校再录满了。”
他的眼睛又红了,满是愧疚。
06
当天晚上陈家的饭桌上摆着凉透的饭菜。
炖排骨还剩点温,炒青菜蔫了,可一家三口谁都没动筷子。
陈阳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门反锁着,里面没声音,只有门缝里的灯光证明她没睡。
刘梅坐在沙发上,手里攥着皱巴巴的纸巾,眼泪擦了又流,嗓子都哑了。
陈建军在客厅里踱步,烟一支接一支抽,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,空气里全是烟味。
晚上十一点,小区里的灯大多灭了,只有陈家客厅还亮着。
陈建军忍不住,拿起手机,又拨通招生办的电话。
响了好几声,张老师接了,声音疲惫。
“张老师,我是陈建军... 求求您,告诉我,阳阳到底为什么政审不合格?” 陈建军的声音带着恳求,没了之前的愤怒。
“陈先生,我理解您的心情,也同情你们,但具体原因真的不能说,这是规定。” 张老师的语气里有丝无奈。
“那... 还有申诉的机会吗?哪怕一点点希望也行。” 陈建军还抱着期待。
“抱歉,没有申诉机会。录取决定定了,改不了。” 张老师的话浇灭了他的希望。
“为什么连申诉的机会都不给?我们连错在哪都不知道!” 陈建军的声音提高了点,带着委屈。
“这是军校政审的规定,我按规定办事,没办法通融。” 张老师的语气很坚定。
陈建军咬着牙,手指攥得发白:“张老师,求您指个方向吧?是我的问题,还是孩子的问题?我们也好知道错在哪!”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,张老师才说:“陈先生,建议您回想自己过去的经历,特别是忽略的细节... 或许能找到原因。”
“什么细节?您能说具体点吗?” 陈建军赶紧问。
“抱歉,我只能说到这了。” 张老师挂了电话。
陈建军握着手机,呆坐着。
“回想经历... 忽略的细节...” 他把自己的人生过了一遍:2010 年去消防队,2020 年退伍,种地、打工、进器材厂... 没做过违法的事,到底哪个细节错了?
深夜十二点,刘梅哭累了,靠在沙发上睡着了,眼角还挂着泪。
陈建军拿了条毯子,轻轻盖在她身上,又坐回沙发,烟盒空了,他烦躁地扔在茶几上。
就在这时,固定电话响了,尖锐的铃声在夜里格外刺耳。
陈建军赶紧接起,压低声音:“喂?”
“请问是陈建军先生吗?我是陆军军医大学招生办的赵主任。关于您女儿的政审,需要和您当面谈,请您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招生办来,带上身份证和退伍证,麻烦您爱人也一起过来。” 赵主任的语气严肃,听不出好坏。
“详谈?什么情况?阳阳到底哪里有问题?” 陈建军急切地问。
“明天见面说,电话里不方便。请务必准时。” 赵主任挂了电话。
陈建军握着听筒,心里的不安更重了。
让爱人一起去,肯定不是小事。
他看了眼刘梅,又看了眼陈阳的房门,祈祷别出大事。
第二天早上八点,陈建军和刘梅就起床了。
刘梅换了件干净衣服,梳了头发,想给人留个好印象。
陈阳从房间里出来,眼神空洞:“爸,妈,路上小心。”
陈建军拍了拍她的肩:“放心,爸一定问清楚。”
上午九点,他们准时到了招生办。
工作人员把他们领进会议室,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。
赵主任坐在主位,面前放着个厚牛皮纸袋,旁边还有两位工作人员,表情严肃。
“陈先生,陈太太,请坐。” 赵主任指了指椅子,“昨天下午,我们接到上级转来的特殊材料,和您女儿的政审有关。”
“什么材料?跟阳阳有啥关系?” 刘梅急得眼泪快下来了。
赵主任没回答,打开牛皮纸袋,拿出一份档案,放在桌上,内容朝下:“这份材料涉及政审核心,按规定,不能完全给你们看。”
“那您总得说,我们家哪里有问题吧?阳阳考了 705 分,怎么就政审不合格了?” 刘梅的声音带着哭腔。
赵主任叹了口气:“问题的严重程度,超出预料。我们拿到材料后都很惊讶,省招办的领导也觉得难以置信。”
陈建军喉咙发干,咽了口唾沫:“赵主任,您直说吧,不管什么问题,我们都能承受,只要知道原因。”
赵主任摇了摇头:“这事复杂,涉及过去的旧事,还需要核实。”
就在这时,赵主任的手机响了。
他看了眼来电显示脸色更凝重,接起电话压低声音说了几句,挂了后犹豫了很久,像是做了艰难的决定。
过了几分钟,赵主任把档案翻过来,推到陈建军面前:“按理说不该让你们看,但情况特殊,上级同意让你们了解部分内容... 做好心理准备。”
陈建军的手剧烈颤抖,他拿起档案,深吸一口气,慢慢翻开。
刚开始他表情平静,可越看脸色越白,嘴唇发颤,呼吸急促。
他死死抓着桌沿,指节泛青,像要把桌子捏碎。
刘梅凑过去看,只看了一眼,就发出一声尖叫,连人带椅摔在地上,椅子 “哐当” 响。
她躺在地上,捂着胸口,大口喘气,脸色比纸还白,嘴里念着:“不... 不可能... 这不是真的...”
陈建军缓缓抬头,眼神空洞,声音抖得听不清:“这... 这绝对不可能!一定是弄错了!这不是真的!”
他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,瘫坐在地上......
会议室里的空气像凝固了一样,陈建军瘫坐在地上,双手还紧紧攥着那份档案的边角,指腹因为用力而泛出青白。
刘梅被工作人员扶到椅子上,胸口仍剧烈起伏,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淌,嘴里反复念着 “不可能”。
赵主任看着眼前的情景,语气稍缓了些:“陈先生,您先冷静。档案里记录的是 2021 年您在成都建筑工地打工时,该工地发生过一起脚手架坍塌事故,造成 1 名工人重伤。
当时工地包工头卷款跑路,负责安监的部门登记了在场工人名单,您的名字在列,被标注为‘事故相关待核实人员’。
后续安监部门多次联系包工头未果,这份记录就一直留存,直到这次政审核查时被调了出来。”
“事故?待核实人员?” 陈建军猛地抬头,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。
“我根本没参与那起事故!我 2021 年 3 月去的那个工地,才做了半个月,我妈突然脑出血住院,我 4 月 1 号就回老家伺候了,走的时候还跟工头说了,他当时也同意了!那事故是 4 月中旬发生的,跟我有啥关系啊!”
他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摸出手机,手指抖得厉害,翻了半天找出一张泛黄的照片 —— 是他母亲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样子,床头的病历单上日期清晰写着 “2021 年 4 月 2 日”。
“你看!这是我妈当时住院的照片,我 4 月 1 号就走了,事故是后来的事,我怎么可能跟事故有关?”
刘梅也缓过神来,急忙补充:“对对!当时他妈住院,我跟建军轮流在医院守着,整整一个月没离开过老家!那工地的事我们早忘了,怎么会有这种记录?”
赵主任拿起照片看了看,又让工作人员接过陈建军的手机,翻拍了病历单和照片存档。
“陈先生,我们理解您的处境。这份记录确实存在疑点,所以我们才请您过来当面核实。军校政审对‘事故关联’类记录要求极严,一旦有未澄清的标注,就会暂时判定为不合格。
但如果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您与事故无关,我们可以向上级申请重新核查。”
“证据!我们有证据!” 陈建军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,猛地站起来,“我当时从成都回老家,坐的是火车,有车票!我妈住院的病历、缴费单都在,还有老家村委会开的证明,证明我那时候在老家伺候老人!这些都能证明我没在事故现场!”
当天下午,陈建军和刘梅就赶回了绵竹。
一进门陈阳就迎了上来,看到爸妈脸上带着急切的希望,不像早上那么沉重,她的心稍微松了点:“爸,妈,怎么样了?”
“阳阳,有希望!” 陈建军顾不上擦汗,拉着女儿的手说,“是爸当年打工的工地出了事故,我被误记成关联人员了。现在只要找到证据证明爸当时不在场,学校就能重新核查!”
一家三口立刻翻箱倒柜。
陈建军在衣柜最底层找出了一个旧铁盒,里面装着多年前的车票、收据。
他颤抖着打开,一张张翻找,终于在一堆票据里找到了 2021 年 4 月 1 日成都到绵竹的火车票,上面的名字和日期清清楚楚。
刘梅则在抽屉里找到了母亲当年的住院病历本、缴费凭证,还有村委会 2021 年 4 月出具的 “陈建军因母亲重病居家照料” 的证明,盖着鲜红的公章。
第二天一早,陈建军就带着所有证据赶到了陆军军医大学招生办。
赵主任和工作人员仔细核对了车票、病历、村委会证明,又联系了成都安监部门,调取了当年事故的调查记录。
记录显示事故发生在 2021 年 4 月 15 日,而陈建军的离职登记与车票日期吻合,再加上医院和村委会的证明,足以证实他与事故无关。
“陈先生,您提供的证据有效,我们会立即向上级提交重新核查申请,预计 3 个工作日内有结果。”
赵主任将证据复印件整理好,递给陈建军一份回执,“请您保持电话畅通,一有消息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您。”
接下来的三天,陈家像是在熬日子。
陈阳不再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而是每天帮着妈妈整理家务,偶尔翻一翻医学书,但眼神里总带着一丝不安。
陈建军每天都要给招生办打一个电话,询问进展,直到第三天下午,张老师的电话终于打了过来。
“陈阳同学,恭喜你!经上级重新核查,你父亲的事故关联记录已澄清,你的政审合格,学校正式批准录取你为临床医学专业新生!录取通知书会在明天寄出,请注意查收。”
电话那头的声音,此刻在陈阳耳里像天籁一样。
她愣了两秒,突然捂住嘴,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—— 这次是喜悦的泪。
她转身冲进客厅,对着正在做饭的爸妈大喊:“爸!妈!我被录取了!政审过了!学校要我了!”
陈建军手里的锅铲 “哐当” 一声掉在锅里,他冲过来一把抱住女儿,眼眶瞬间红了:“太好了!太好了!我的好闺女!”
刘梅也放下手里的菜,跑过来抱住他们,一家三口哭作一团,客厅里压抑了半个月的阴霾,终于被喜悦冲散。
7 月 31 日上午,快递员敲响了陈家的门。
当陈阳从快递员手里接过印着 “陆军军医大学” 字样的红色录取通知书时,整个小区都热闹起来。
邻居们都围了过来,王姨笑着递上刚买的苹果:“阳阳,恭喜啊!这通知书真喜庆!”
张叔也凑过来:“我就说嘛,咱阳阳这么优秀,肯定能考上!”
陈阳小心翼翼地打开录取通知书,里面的入学须知上写着 9 月 1 日报到。
她抬头看着爸妈,笑着说:“爸,妈,9 月 1 号,你们送我去学校吧?我想让你们看看我未来要学习的地方。”
陈建军用力点头,从抽屉里拿出那个红色的退伍证,轻轻放在录取通知书旁边:“爸当年没实现的军校梦,你替爸实现了。到了学校好好学,当一个好军医,不辜负这 705 分,也不辜负咱一家人的期待。”
刘梅则忙着给女儿收拾行李,把之前买的外套叠得整整齐齐,又往包里塞了几包银耳羹:“到了学校别舍不得吃,记得按时吃饭,天冷了就加衣服,有事就给家里打电话。”
当天下午,德阳电视台再次报道了陈阳的事,标题是 “省文科状元陈阳:政审澄清终圆军校梦”。
电视里,陈阳拿着录取通知书,笑容灿烂;陈建军和刘梅站在旁边,眼里满是骄傲。
记者问陈阳现在的心情,她认真地说:“谢谢学校和政府的严谨核查,也谢谢爸妈一直没放弃。未来我会在陆军军医大学好好努力,学好医学知识,将来成为一名能救人的军医,不辜负大家的期望。”
夜幕降临,陈家的客厅里依旧亮着灯。
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,手里拿着录取通知书,翻看着入学须知,讨论着开学要带的东西。
窗外的晚风带着梧桐叶的清香吹进来,拂过桌上的录取通知书和退伍证,仿佛在诉说着这对父女跨越十年的 “军校情缘”。
一个曾是守护百姓的消防员,一个将是救死扶伤的军医,两代人的坚守,终于在这个夏天,开出了最圆满的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