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8彩介绍
全市场唯一!大成基金李博代表作,连续10年跑赢沪深300
2025-07-17
连续十年跑赢大盘的基金,背后藏着一场“认知革命”
2020年,当某互联网券商的基金代销业务还隐没在行业角落时,一位基金经理通过深度调研发现了它的潜力:低费率模式颠覆传统渠道,庞大用户数据构筑护城河。
他果断重仓,无视短期估值波动。
三年后,这家公司利润翻倍,成为组合超额收益的核心引擎。
这位基金经理正是大成基金的李博。
他管理的大成精选增值混合基金,创造了全市场仅有的记录:连续十年(2015-2024)跑赢沪深300指数。
沪深300代表A股核心资产,十年间经历牛熊周期、黑天鹅事件和风格轮动,主动权益基金要年年跑赢,概率堪比大海捞针。
数据显示,全市场成立超十年的主动权益基金中,仅此一只达成此成就。
一、业绩背后的“反常识”逻辑
李博的持仓看似毫无神秘感:美的集团、中国移动、格力电器等大盘龙头股占据核心仓位,行业横跨家电、通信、医药、农林牧渔。
但深入分析会发现矛盾点:
这些传统企业并非风口上的“明星”,却推动基金近三年最大回撤仅14%,远低于同类产品。
更关键的是,基金权益仓位长期保持在80%-90%,几乎不做择时操作。
业绩的阿尔法完全来自个股选择。
李博的换手率透露出关键信号:从早期年化200%降至2024年不足100%,部分重仓股持有超三年。
低换手率在A股高频交易环境中堪称异类。
“投资不是比谁动作快,而是比谁看得准、拿得住。”他在内部讨论中曾如此总结。
二、从TMT专家到“全能猎手”的认知跃迁
李博的职业轨迹塑造了独特的投资框架。
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,韩国SK集团技术岗的经历,让他初入大成基金时深耕TMT领域。
2015年管理基金初期,他执着于寻找“成长最快的股票”,这也是当时互联网泡沫期的普遍共识。
但随后市场给他上了一课。
互联网泡沫破裂后,他意识到“高增长”背后常伴随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。
投资框架由此迭代:从追求增速转向分析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能力。
“判断企业能力不能只看ROE数字,要看组织效率、企业家精神这些无法量化的要素。”他在访谈中强调。
第三阶段,他将生活常识融入投资。
2021年某电池龙头被市场热捧时,他提出质疑:“科技制造业迭代太快,谁能保证十年后它还保持利润优势?” 这种常识性判断,帮助他避开了诸多估值陷阱。
三、严苛筛选下的“孤品”新基
李博的十年战绩吸引了顶级渠道的关注。
招行“启明星计划”将其新基金大成洞察优势混合(代码:024406)纳入“赚系列”,这是该系列全市场唯一的产品。
“启明星”以筛选苛刻著称,尤其“赚系列”要求基金经理具备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大成基金及其高管团队宣布自购该基金不低于1000万元,锁定至少一年。
这已是公司年内第二次大额自购,此前曾耗资2000万元认购旗下浮动费率基金。
真金白银的投入,凸显内部信心。
四、团队基因:老牌基金公司的“炼金术”
李博并非孤例。
大成基金作为“老十家”之一,近五年、三年权益收益在中型基金公司中均排名第一。
其投研文化强调两点:研究员晋升基金经理的内部培养机制,以及对产业底层价值的共识认知。
团队中既有徐彦等价值派元老,也有杜聪等成长风格新锐。
“我们个性不同,但对企业价值的理解逻辑相通。”李博如此描述团队协作。
这种氛围下,他的能力圈从TMT扩展到消费、医药,形成全行业覆盖。
十年长跑,李博的代表作累计回报96.64%,年化8.37%,超越沪深300指数四倍有余。
但更值得玩味的是持有人体验数据:自他任职后任意一天买入该基金,持有满两年或三年,正收益概率达100%。
当市场还在追逐短期热点时,这种“钝感力”反而成了最锋利的武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