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叫打醒了,中东建立第二大军事新联盟,埃及和巴铁靠歼-35站稳
2025-10-07
以色列空袭卡塔尔,一场不对等的军事打击,是否将彻底改变中东地区的安全格局?沙特、卡塔尔这些倚仗美国"爱国者"防空系统的石油富国,面对F-35I隐身战机的突袭,为何束手无策?这一切是否将催生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阿拉伯军事联盟?
我认为,这次以色列的越界行动确实震醒了沉睡中的阿拉伯世界。
9月14日,以色列媒体《耶路撒冷邦报》披露了埃及方面的一项重大动向——推动建立一个类似北约的阿拉伯军事联盟。这个提议在即将召开的阿拉伯峰会前已获得广泛响应。
震惊!
据刚出炉的民调显示,高达72%的埃及民众支持组建阿拉伯联军,他们普遍认为"以色列空袭卡塔尔侵犯了阿拉伯国家的集体主权"。这种民意基础可不是小事。
而在社交媒体上,话题#阿拉伯北约#的阅读量已经突破4.1亿次,网友讨论的焦点集中在"联军能否真正复制北约的集体防御机制"。有意思的是,年轻网民普遍要求"把联军总部设在开罗,而不是利雅得",这背后隐藏着对埃及传统领导地位的认可。
实际上,埃及已经在行动了。9月15日,埃及国防部宣布与沙特、阿联酋签署了《联合防空系统共享协议》,计划在西奈半岛部署一种被称为"阿拉伯版箭-3"的反导系统。
这消息立刻引起以色列《国土报》的强烈反应,称其为"阿拉伯联军获得以色列技术支持的危险信号"。说实话,以色列的紧张情绪很能理解,毕竟周边多了个组织化的军事联盟,谁能安心?
不过,组建联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
首先是钱的问题。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最新数据,阿拉伯联盟成员国2025年的国防预算总和高达3200亿美元,是伊朗区区200亿美元军费的16倍!其中沙特独占58%,埃及18%,阿联酋12%。
光有钱还不够,还得花得对路子。
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分析显示,如果阿拉伯联军实现装备标准化,每年能省下450亿美元的军费,但前提是先投入280亿美元用于系统整合。这笔钱相当于沙特今年石油收入的3.2%,说多不多,说少也不少。
然而,钱不是最大的问题。
卡内基中东中心的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联盟面临的最大困境——"安全需求迫切"与"政治互信缺失"的矛盾。表面上大家都在谴责以色列,但对"联军到底是防以色列还是防伊朗"这个根本问题却存在严重分歧。
埃及强调"要防御以色列的侵略",而沙特则含蓄地表示"需警惕伊朗的渗透"。这种战略目标的不一致,已经导致联军指挥权分配陷入僵局。
联盟内部不和只是表面问题,更深层次的困境在于武器系统的依赖性。
说白了,现在的埃及、沙特、阿联酋、卡塔尔等国,都是典型的"美械军队"。他们装备的F-15、F-16战斗机,爱国者防空导弹,甚至雷达和指挥系统,全部来自美国。
卡塔尔被以色列空袭那天,他们引以为傲的爱国者系统在哪里?
有个残酷的现实必须面对:买了美国武器,并不代表这些武器会在你需要时为你所用。很多系统都留有"后门",关键时刻可能由美国方面远程控制。想想看,花重金购买的武器竟然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,这是何等的讽刺?
我觉得,阿拉伯国家如果真想建立一个有效的军事联盟,第一步就是要实现武器装备的多元化采购。
法国达索公司已经嗅到了商机。9月15日,他们宣布与埃及签署了价值45亿美元的"阵风"战斗机采购协议,其中30%的订单将通过阿拉伯联军共享。这标志着欧洲军工企业开始抢占"去美国化"的中东军火市场。
中国武器系统也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选择。
巴基斯坦已经装备了中国的红旗-19反导系统,埃及空军也与中国空军进行过联合演习。有分析认为,如果沙特、卡塔尔等石油富国愿意出资,巴基斯坦和埃及很可能会大量引进中国的歼-35E战斗机和红旗-9BE防空导弹。
这种采购多元化策略不只是为了摆脱对美国的依赖,更是为了构建一个真正能够自主决策的防御体系。
伊朗领导的"抵抗之弧"已经察觉到了阿拉伯联军的潜在威胁。9月14日,黎巴嫩真主党向以色列北部发射了12枚"喀秋莎"火箭弹,称这是"回应阿拉伯联军对伊朗的围堵"。同一天,伊朗革命卫队宣布将向也门胡塞武装提供"征服者-313"隐身战斗机技术。
伊朗的应对很明显:从过去的"代理人战争"转向"技术输出+舆论反制"。他们甚至在阿拉伯媒体上投放广告,声称"联军是美国的殖民工具"。这种宣传战同样不容忽视。
历史上,阿拉伯国家曾多次尝试建立军事联盟,但都以失败告终。
1950年的《联合防御条约》因埃及与伊拉克争夺领导权而夭折;1990年海湾战争期间组建的阿拉伯联军,因美国主导而丧失独立性。2025年的这次尝试,被视为阿拉伯世界"去美国化"的首次实质性努力。
埃及试图通过"技术自主+有限合作"模式突破历史困局。但在国际法层面,海牙常设仲裁法院前法官詹姆斯·克劳福德警告说,如果联军包含巴勒斯坦武装,可能违反《奥斯陆协议》关于"巴勒斯坦非军事化"的条款,以色列可能据此发起国际诉讼。
这一切的核心问题是:一个严重依赖外国武器系统的军事联盟,能有多大的自主性?
以色列已经感受到了压力。以色列国防部刚刚证实,他们已启动"铁穹-2"反火箭系统的全面升级,预算增加了12亿美元。这意味着他们正从"单边威慑"转向"多层次防御",为可能面对的新挑战做准备。
我想说,中东地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军事重构。无论这个阿拉伯军事联盟最终能否成形,它都标志着地区力量平衡的重大转变。埃及和巴基斯坦,这两个传统军事大国,正在寻找摆脱依附、实现自主的新路径。
你认为阿拉伯联军能否突破历史困局,真正建立起有效的集体防御机制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