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电影《731》上映不到24小时,刷差评,喊退票,观众的评论,暴露了《731》的真实处境
2025-10-08
“我不是没被震撼,我是被气笑了。”
——来自评论区热评第一的观众留言。
电影院的灯刚亮,观众还没站起来,手机就先炸了。
有人在社交平台怒吼:“退票!我要退票!”
有人在某瓣狂打一星:“侮辱历史!拍成了密室逃脱!”
还有人看完直接冲进主创评论区:“你们拍的是抗战剧还是穿越剧?”
而与此同时,《731》的票房像装了火箭,首日突破5亿,直接封神。
一边是票房神话,一边是口碑崩塌。这部电影,到底经历了什么?
1、 一张电影票,换来满肚子不甘心
“我爸是731受害者的后人,是我硬拉着他去看的。”
这是北京某影院观众留下的评论。
她说,电影一开始,父亲眼圈就红了。可当看到王永章在牢房走廊里放屁、耍宝、搞笑时,父亲的眼泪收住了,脸色也变了。
“从那一刻起,我就后悔带他来看了。”
还有个观众来自哈尔滨,电影拍摄地正是他爷爷当年被日军抓走的地方。
电影结束后,他站在影院门口抽了三根烟,最后只说了一句:“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纪念方式。”
有些人不是因为不好看而愤怒,是因为太轻佻。
2、主角越狱,观众越看越懵
从设定上看,《731》是个大题材:抗战末期,一群中国人试图从魔窟中逃出生天。
听起来像《越狱》《肖申克的救赎》《辛德勒的名单》的混合体,应该热血又沉重。
但实际呈现出来的,是王永章用放屁对抗石井四郎,是小孩飞天遁地像哈利波特,是日本兵集体降智像喜羊羊。
你能想象一部关于731部队的电影,用的是“喜剧节奏”吗?
演员姜武作为男主,表情夸张到仿佛在演《疯狂的石头》。
王志文本来出场气场拉满,结果两场戏被“秒杀”,好像剧本赶时间。

最魔幻的是——有观众说:“我以为我进错了影厅,看的是《姜武越狱记》。”
3、女大佐、精灵女孩、泡在标本瓶的艺伎…这真的不是科幻片?
如果你以为槽点只在剧情,那你太低估导演的“想象力”了。

女军官今村佳代,脖子上纹樱花,行为癫狂,时而血腥,时而温柔,还会半夜跑去抱孕妇的肚子睡觉。

最离谱的,是她泡在一大瓶标本液里,全裸蜷缩,就像某种艺术装置。
还有一群被称为“七月、八月”的小女孩,穿着制服,声音甜美,像是从《千与千寻》里偷跑出来的“日式幽灵”。
有人调侃:“这是拍《731》,还是在拍《怪奇物语》?”
更有观众一针见血:“导演是不是忘了这是历史题材,而不是实验电影?”

4、啥票房第一?差评也第一
上映不到24小时,差评数量直逼7000+。某瓣短评区,热评前十有八条都在骂。
“剧情散乱,节奏跳脱,主角行为像闹剧。”
“历史沉重,导演却像在拍广告。”
“这不是缅怀,是消解,是娱乐化的背叛。”
更讽刺的是,评论区里一边有人高喊‘救命’,一边有人高喊‘神作’。
有网友整理出一份“控评指南”,指出某些平台疑似在操控评分,删除差评,清空评论。
“连面对观众的怨气都不敢承认,这比拍得烂更可怕。”
5、 过去的伤口,不该拿来炒热度
很多人对《731》愤怒,并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拍得有多烂。
而是因为它用一个无比沉重的历史,去堆砌感官刺激,制造争议流量。
说白了,就是“拿伤口换票房”。
这不是第一次。
《南京!南京!》刚上映时也引发过争议,但它的克制与真实感,让人不忍转头。
而《731》,却像在用“痛感营销”来进行情绪PUA——你要是骂它,就是你不爱国,就是你不愿铭记历史。
可观众想说的是:爱国,不代表要吞下这口苍白和无力。
6、娱乐圈不是没有例子:谁都别高估观众的耐心
还记得《东极岛》吗?一部本应感人肺腑的抗战电影,却因为剪辑稀碎、节奏拉胯、表演浮夸,被网友群嘲。
导演在采访中还怒斥观众“不懂电影”,结果反被骂到关评论。
还有《长津湖2》,吴京用三年磨一剑,虽然争议不少,但至少没人质疑它对历史的尊重。
不是观众挑剔,是观众变聪明了。
你可以拍得不完美,但不能不走心。
你可以讲故事不够好,但不能对历史不够敬畏。
7、当历史被娱乐,观众也在变得警觉
《731》上映首日票房破纪录,足以说明这个题材有力量。
但题材不是护身符,情怀也不是免死金牌。
当你强行把一个关于人类苦难的故事,拍成一场“视觉震撼+主角奇遇+飞天小孩”的组合拳,观众会笑,但笑完只剩尴尬。
有网友说:“我不是不支持主旋律电影,我只是想看一部真正尊重我情感的电影。”
这句话,比任何评分都扎心。
8、不是拍一部《731》就能抵抗遗忘,而是每一部都得配得上记忆
电影最后,滚动播放了3500多个受害者的名单。
那一刻,全场沉默。
但这份沉默,不是因为感动,而是因为沉甸甸的失望。
我们都知道,记忆需要被传承,历史需要被铭记。
但不是用“符号化的悲情”和“廉价的英雄主义”来演绎。
是用真实、克制、尊重、沉默、甚至是一场哭泣,去回应那段黑暗。
就像吴京曾说过的:“主旋律,不是喊口号,而是讲好故事,让人信服。”
9、写在最后
这部电影可能会继续卖座,但它已经错过了一个更重要的东西——观众的信任。
拍一部电影可以赚一时的票房,但拍一部“被观众记住”的电影,才是时代留下的印记。
《731》的意义,从来不只是“看过”,而是“看懂”。
希望下一部关于历史的作品,不再只靠“痛”和“喊”,而是靠“讲”和“真”。
让我们,真正不忘。
——END——
#明星八卦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