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
产品展示

张家港如何靠高科技逆袭?50亿基金+30亿项目释放哪些信号?

2025-10-09

如果说科技创新是一座大厦,那么资金、人才以及政策支持就是它牢固的地基。而如今,张家港用一场豪华的“套餐式”发布会,向我们展示了这座长三角地区的小城如何演绎属于自己的“大城记”。9月28日,暨阳湖科学城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的鸣枪开跑,伴随着总投资30亿元的6个优质项目签约,50亿元的产业基金发布,张家港正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:这里不是随随便便的“县级市”,而是创造“一亩地产值等于别人一片森林”的高科技沃土。

回顾张家港的发展轨迹,这座充满“卷王”气息的小城在“民风彪悍”的苏南板块中一直自带主角光环。市委书记韩卫的一席话也击中了现场关键:“创新版张家港,正在奋力构建5个千亿级和若干百亿级的产业集群。”翻译成年轻点的话,就是这片土地不满足于制造业起家这一传统优势,而是挥舞着“高端制造”“科技智造”的双手,布局新能源汽车、新材料、半导体等真·未来工业,力求在高质量发展的银河中冲出一条崭新赛道。

提到暨阳湖科学城,关键词一个比一个吸引眼球:主城核心、高能级科创基地、重点突破氢能储能和低空经济……它更像一座工业版“万花筒”,表面上看是一个产业园,背后却是科创资源的强大集成地。此次开工的智能制造产业园,16亿元的总投资倒不是重点,重点是它不仅要扮演“产业承载体”的角色,更立志成为企业发展的“加油站”。

当然,最让人拍手称快的,莫过于这5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的登场。它背后的设计堪称“聪明绝顶”:用资金瞄准早期高风险项目,投向那些可能会颠覆现有规则的“黑马”技术;再通过“投贷联动”“股债联动”等新机制,把银行和市场两头资源用足用活。通俗点讲,企业不仅能从这笔基金里拿到“吃饭钱”,还能获得“健身教练”般的长线陪跑服务。不只是输血,更是补钙,能拉进赛道就是稳稳的第一步。

不禁感慨,张家港的操作总是有点魔术一样的神秘感。一个县级市,何以能持续吸引大牌资源?首先是环境上给足了企业和人才“家”的感觉。无论是园区建设,还是从上到下政策打包,务实且贴心;其次,敢投敢拼的胆识令人刮目相看,产业发展基金打破了一些地方政府对风险项目的顾虑,转而抓住“未来制造场”。

看到这里,吃瓜群众可能突然悟了:在资源不那么丰富的城市里,敢想敢干的才是赢家。而对其他还在依赖传统路径的地方来说,能不能找到自己的“氢能储能”点,把和技术有机结合才是王道。问题是,当张家港已开始下一个棋局,我们能否适应这场没有硝烟的区域竞争战?

产品展示

Powered by 88彩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