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信用卡还款暗藏门道,为啥还款日还款还会被收费?
2025-07-28
老铁们,今天来给大家唠唠一件挺离谱的事儿。广州有位周女士,一直都老老实实地用着广发银行的信用卡,而且人家向来都是在还款日当天就全额还款,这么多年来,从来没逾期过,也没搞过分期或者最低还款这些。可您猜怎么着?今年3月份,她偶然查看信用卡账单的时候,发现了一笔“消费利息”。这一查可不得了,从2018年12月开始,这6年多的时间里,她竟然被银行收了1.2万元的利息!
周女士说,她是2018年办的这张广发信用卡,之前一直用云闪付还款。发现被收利息后,她赶紧联系广发银行客服,客服给出的理由是她“没有按时还款”。可周女士明明是在还款日当天还的钱啊,这是咋回事呢?原来,广发银行有个规定,在还款页面下方有行红色小字写着:23:00前还款次日到账,23:00后还款顺延1天到账,不过还款后信用额度倒是能实时恢复。而云闪付这边也显示,广发银行信用卡当日还款、次日到账。这就意味着,就算周女士在还款日当天23:00前还款,最快也得第二天钱才能到账。
咱们来具体算算,假设还款日是每月7号,要是7号当天23:00前还款,正常8号到账,这不会产生利息;但要是23:00后还款,那就得9号才到账了,这时候,银行就会收违约金和消费利息。利息按账单里每一笔欠款,从消费入账日起,每天万分之五来算,直到全额还清才停止;违约金呢,是当期账单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%。周女士一听就不干了,她觉得自己用的其他银行信用卡,都有“三天宽限期”,只要在宽限期内还款,根本不会收利息。而且广发银行也从来没通过电话、短信啥的主动通知过她这利息的事儿,这利息就在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,持续收了这么多年。虽说每个月广发银行那个“发现精彩”App上能查看账单,可谁没事儿会仔细去翻消费明细啊,根本注意不到这利息。
那其他银行信用卡在还款日还款又是啥情况呢?咱们接着往下看。有人专门咨询了六大国有行和另外11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客服,这些银行客服都说,通过发卡行本行渠道还款,钱能实时到账;但要是通过他行渠道或者第三方还款渠道,就不一定能当日到账了。像工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客服说,用工行储蓄卡手机银行转账能实时到账,其他渠道还款得咨询对方;中国银行客服讲,通过中行渠道大部分交易能实时到账,跨行渠道得看汇出银行情况,第三方渠道比如支付宝、拉卡拉、财付通这些,到账时间得1到2个工作日左右,具体还得看转出方。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客服也说,正常情况下本行渠道实时到账,第三方渠道有时会延迟,不过平安银行有三天宽限期,在第三天内到账就行。
咱们再来看看广发银行后来是怎么回应的。7月16号,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了,经过核查,周女士这事儿,一部分利费是因为她没在还款日(含3天容时)前完成全额还款,另一部分是因为没在还款日(含1天容时)前完成全额还款入账。还强调他们和客户对还款入账问题,在客户协议里都明确约定了,还款遵循“入账”视作还款完成的准则,就在客户协议第九条第4款写着呢。关于周女士说没被告知利息、违约金收取的事儿,银行说他们充分保障客户知情权,每个月都通过邮件给客户发账单,客户还能通过“发现精彩”App、微信公众号这些方式查询账单明细,而且说这做法和其他银行都一样。
不过呢,专家们可不这么看。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就说了,2023年10月,中国银行业协会就倡议信用卡发卡行建立信用卡容时、容差服务机制,但这不是强制性的,银行可以自己决定有没有“宽限期”。像广发银行“还款日23:00后还款顺延1天到账”这种规定就不太妥当,因为银行自身系统问题导致还款没实时到账,在算违约金和消费利息的时候,就该把这个因素剔除,还得清清楚楚地告诉客户。
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也提到,中国银行业协会2024年5月发布的《中国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(2024年修订版)》里,倡导会员单位给客户提供“容时服务”,一般还款宽限期自到期还款日起不得少于3天,客户在宽限期内还款就算按时还款。但这只是行业自律规范,不是强制性法律规定,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定服务模式,所以广发银行要求客户主动申请三天容时服务,虽然不违反现有监管规定,但在服务便捷性和人性化方面确实做得不够。
最后,薛洪言研究员还给咱们提了些用信用卡的注意事项。他建议咱们构建“主动防御+动态管理”的用卡策略,首先得联系银行客服,问清楚到账截止时间,主动申请开通容时服务,还款的时候优先选手机银行这些能实时到账的渠道;其次,最好绑定储蓄卡自动全额还款,要是手动还款,提前1-3天操作,避免时间风险;每个月查看账单的时候,重点关注“利息”“违约金”这些项目,发现异常马上留存截图、流水这些凭证去申诉。要是银行拒绝协商,咱也别怕,直接向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或者中消协投诉。
老铁们,这信用卡用着方便,但里面的门道可不少,大家可得多留个心眼儿,别稀里糊涂地吃了亏。好了,今天关于这事儿就给大家讲到这儿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