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杨瀚森缺席亚洲杯,中国篮协回应,本人发文:因训练营时间冲突
2025-08-03
杨瀚森这事儿,炸锅了。亚洲杯在即,正需要他顶门立柱,结果人家说不打,直接去美国开拓者队参加季前训练营。这换谁身上都得掂量半天,可他就这么干脆。要说中国篮球圈子里,这波操作简直像下雨天突然断电,所有人都愣住了。不是说不爱国,而是国家队和NBA的机会正硬碰硬。
7月24日,消息一出,网上嘘声和叫好的都涌出来了。有说他“有出息”的,也有说“这心也太大”的。篮协发了长文,态度不冷不热,既没拦着,也没多说什么。理由很直接,训练营和亚洲杯撞时间了,杨瀚森自己请假,篮协同意。有人拍手称快,说终于不死捆人了;也有人愤愤不平,觉得国家队成了“可来可不来”的地方。
说起来,杨瀚森今年夏天过得挺魔幻。7月12日刚打完NBA夏季联赛,穿着开拓者球衣,拦着金州勇士,拿了10分4篮板5助攻3盖帽。头一回打NBA的比赛就有这么亮眼的数据,主教练坐在场边盯着,队友们也都来捧场。美国那边对他很看好,开拓者总经理早早就开始关注他了,还用首轮16顺位选了他。国内这边,他在青岛队也是一号人物,场均十几分十个板,块头大气场足。可这回两头都要,哪边都不想落下,偏偏时间重合。亚洲杯8月5日到17日,开拓者短训营8月11日就开练。鱼和熊掌,不能兼得。
他自己倒也直白。说NBA夏联学到不少,发现了自己的短板,这训练营正好是新秀和需要提升的球员去的机会。他怕自己错过了,就搭不上NBA节奏了。表达谢意,说中国篮协和国家队都很理解他,没设置障碍。“这次能有机会专注适应NBA节奏,离不开大家的包容。”这些话,听着让人心里又松快又堵得慌。
外头有人说他是“追梦人”,该支持。毕竟NBA的舞台大,锻炼机会多。这年头,谁还不知道在CBA混久了就容易原地踏步?也有反对的,觉得国家队不是临时工,说来就来,说走就走。你要是人人都学这路子,国家队成啥样?以后谁还肯担当?更有的说,这样下去,留洋成潮流,那国内联赛和国家队不都成了陪练?这问题真叫人头疼。
有人调侃,“杨瀚森这回是堵上一口气,扛着中国篮球的未来去闯关。”可也有人杠,“你不打亚洲杯,队里缺你一个中锋,关键时刻顶谁?”这两年中国男篮本来越打越难,亚洲杯也不是稳赢了。沙特、约旦、印度,谁都不敢小看。主帅郭士强压力山大,现在还得空着主力位置。球迷也心里不踏实。说实话,谁不想看到自己国家队最有冲劲的年轻人去拼?
但想想现实。杨瀚森如果不趁现在去拼一把,万一错过了NBA的节奏,这一生的机会可就没了。有句网友的话挺有意思:“留在国内就是当大哥,出去就是小兵。可只有在外头打过仗,才能把真本领带回来。”可也有人说:“你打NBA再牛,国家队缺你一样难受,毕竟为国效力才是最高荣耀。”这话搁现在听起来,怎么有点无力?是不是国内环境真让人不愿多待?
篮协这次表态,算不上强硬,也没推卸责任。说到底,还是现实太骨感。想留人,没啥吸引力;想放人,又怕以后都成了“空壳子”。说支持年轻球员走出去,也只能憋着一口气,把希望压在别人身上。可万一,外头学回来的套路不管用,国家队怎么办?想想以前,姚明、易建联也是出去闯过,但那会儿,国内联赛和国家队还算有点荣誉感。现在,年轻人出去的心思越来越重,谁还肯守着家门死磕?
杨瀚森的缺席,直接把国家队的短板曝了个底朝天。亚洲杯马上开打,小组里碰上沙特和约旦,真不是闹着玩的。现在连主心骨都没了,这不是临阵脱逃是什么?有网友说得直白:“杨瀚森去NBA没错,但总得挑个时候。”可有谁能说得准,机会来不来的时候?到头来,谁也无法替他做决定。梦想和责任,哪个重要?真让人抓耳挠腮。
还有人说,现在的年轻球员都想走出去,留在国内太憋屈。其实这不是个人的问题,是整个体系的难题。CBA和国家队要真有吸引力,谁愿意先放下集体去打个人仗?说到底,还是发展太慢,环境太窄。等哪天国家队成了留洋联队,才算赶上世界的步子?这话现在听着有点刺耳,可现实是,越来越多的杨瀚森会走同样的路。
这事让人想到一句话,“家里条件好了,孩子才有底气闯世界。”中国篮球如果真能把环境搞好,不用这么拼命留人。谁都不傻,谁都想要更好的未来。你说杨瀚森现在不打亚洲杯,将来万一在NBA闯出点名堂,回来带国家队,是不是就值了?可万一没混好,国内球迷会不会说他“见利忘义”?有时候,舆论的脸,比天气还难捉摸。
其实杨瀚森的选择很典型。谁年轻时不做点冒险的事?可一旦站到聚光灯下,所有决定都被无限放大。你说让他两头都顾,是不是太为难人?他也不是把国家队当儿戏,是真想借着机会提升自己。毕竟人生有几次能在NBA训练营和夏联磨炼?当年的姚明、阿联,不也是先出去闯再回来救火?但那时候环境不同,现在网络发达,风浪也大。
有球迷说,“杨瀚森的事,是一面镜子,照见了中国篮坛的真实。”你说得对。这镜子里,有梦想也有无奈,有担当也有自保。篮协这回算是豁出去了,宁可少个中坚,也给年轻人放路子走。可未来呢?如果都这样搞,国家队还怎么拼世界大赛?是不是等着有一天,国内联赛彻底沦为练兵场?这问题没人敢拍胸脯保证。
看评论区,有的说杨瀚森“挺能耐”,也有的说“心太野”。其实,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。你要是他,也许会选出去闯一闯;你要是主教练,估计更希望他留下来。只不过,这口气该怎么咽,谁也说不清。篮球不是一个人能扛,国家队也不是一两个人能救活的。可没了最能打的,谁来撑场?这事搁谁身上都是个难题。
最后问句扎心——杨瀚森这一步,到底是中国篮球的出路,还是给国家队挖了坑?以后每逢大赛,是不是只要有机会都能“请假”?到底是梦想重要,还是责任压倒一切?你说,这样的事,谁能给个答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