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女排陷入困境!吴梦洁庄宇珊留洋希望缥缈,3名国手面临无球可打
2025-09-03
中国女排在2025年世锦赛以1-3不敌法国队,无缘八强,创下自2010年以来的最差战绩。
这场失利不仅是一场比赛的失败,更暴露了中国女排在战术风格上的迷失。
比赛中,法国队4名强力跳发球员的冲击,直接导致中国女排一传体系崩溃。边攻手吴梦洁、庄宇珊效率低迷,副攻线与二传张籽萱配合出现断档,技术短板被无限放大。
央视记者杨岭直指接应位置断层问题。 龚翔宇虽为球队核心,但膝盖积液等伤病频发,唐欣等新人尚未形成稳定输出,队伍陷入青黄不接的困境。
纵观这场比赛,中国队最大的问题是“依葫芦画瓢,丢掉了自己的特点”。这支中国女排完全没有了传统的风格,只是一味地打四号位,走向了欧美那种两边拉开的简单打法。
中国女排曾经能够站上世界领奖台,是因为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打法。
雅典周期、里约周期时,我们的主攻很强,但其他位置也不弱,尤其是副攻可以分担很大一部分的进攻任务。
如今这支队伍副攻的进攻比例明显偏少。 上周期蔡斌虽然也强调“两边拉开”,但起码还有副攻在中间施压,这周期完完全全就是攻手硬实力的比拼。
以前的中国主攻有手法、有变化、有跑动,不单纯是四号位进攻,偶尔还会打冲进战术。 现在的吴梦洁、庄宇珊并没有学会前辈们的打法,只是一味的强攻,一味的发力。
这种简单化的打法在国际排坛非常流行,欧洲教练似乎和流水线一般的生产。 但问题在于,这种打法真的适合亚洲队伍吗?
泰国、日本、中国现在都摒弃了自己原来复杂的战术,打得越来越简单,结果成绩却是越来越差。 这说明欧洲的这套流水线般的打法并不完全适合亚洲球队。
欧美球员的身体素质比亚洲球员要强,同样技战术体系下,肯定是她们占优。 这就像中国女排打法国时,一直和她们死拼四号位,最终导致失利。
以前亚洲队伍能够赢下欧洲队伍,除了细节抠的细外,也和欧洲队伍对亚洲打法不适应有关。 如今我们放弃了自己的特色,对方反而更容易适应我们的打法。
世联赛期间,吴梦洁、庄宇珊都打过冲进短球、龚翔宇也打过前交叉等战术,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把这些战术发扬光大,坚持到底。
从技术数据来看,中国队在发球得分3-7落后,一传到位率42%创本届赛事新低,拦网效率比对手低31%。国际排联技术报告指出,中国队对法国重点人的拦防成功率仅为18%。
二传张籽萱58%的传球成功率背后,折射出更严峻的青训困境。 过去三年国青队主力二传更换四任,这种培养断层直接导致成年队战术体系崩塌。
反观法国队,其国内联赛水平提升、归化球员策略以及青训体系完善,都是她们能够崛起的重要原因。
欧洲女排借助意甲、土超等职业联赛实现男子化战术升级,整体实力明显提升。
中国女排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技术风格。 单纯追求力量化不符合亚洲人特点,而一味坚持快速多变又难以应对高拦网。
最合理的应该是将两者结合,发展出“快速为基础、力量为补充”的混合型打法。
短期来看,中国女排必须解决一传波动和拦网预判这两大顽疾。本届赛事场均一传失误达到6.2次,有效撑起率仅29%,这些数据都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。
人才培养方面,需要建立二传与攻手的固定组合,参照法国“俱乐部-国青队-国家队”三级联动培养模式,从根本上解决配合断档的问题。
龚翔宇已经做出表率,于2025年6月宣布加盟美国LOVB联赛,成为首位签约该联赛的中国现役球员。她计划通过留洋学习国际先进经验,并用PRP疗法治疗旧伤。
留洋确实是提升球员水平的有效途径。 朱婷目前效力于意大利斯坎迪奇队,袁心玥和王媛媛则共同征战土耳其联赛,如今再加上龚翔宇,四位主力覆盖了三大洲的顶级联赛。
但这种“多点开花”的留洋模式也面临挑战。 像吴梦洁和庄宇珊这样的球员,留洋希望就很渺茫,因为她们都是地方队的核心,地方队很难放走自己的核心球员。
甚至有些新生代国手面临无球可打的尴尬局面。 接应杨舒茗、王奥芊就因为前面还有水平更高、资历更老的球员,很难进入一队名单。
中国女排需要坚持“高快结合快速多变”战术,以快制高,进攻时速度快、变化多才能避开拦网。 同时需要建立专门的研究小组,深入研究欧美强队的打法特点。
从教练团队来看,需要组建包含数据统计、体能训练、运动心理等多学科复合型教练团队。 采用高科技训练设备,实现对运动员技术和体能的精准监控与评估。
心理建设也不容忽视。 需要引入专业运动心理教练,帮助队员应对大赛压力;通过观看历史比赛、老女排队员座谈等方式传承女排精神;多安排逆境比赛锻炼,提高心理抗压能力。
中国女排的暂时低谷是竞技体育的正常周期现象,但如何缩短这个周期需要智慧和勇气。
复兴之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,需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,做好长期规划并持之以恒地执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