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广汽半年报发布:传祺价值战成效显著,保值率稳居榜首
2025-09-11
14.6万辆,是成绩单,更是宣言书。
这个数字,来自广汽传祺2025年上半年的销量。乍看不算惊人,但结合背景——行业价格战白热化、新势力洗牌加速、传统车企集体承压——它背后藏着一个更惊人的事实:广汽传祺以57.29%的三年保值率,连续30个月拿下自主品牌保值率冠军。这可不是某个第三方机构的“友情赞助”,而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实打实的榜单数据。保值率,说白了就是市场用真金白银投出的信任票。一辆车开三年还能卖个好价钱,意味着它皮实、省心、口碑好。传祺是怎么做到的?这半年,我跑了三趟4S店,试驾了刚上市的向往S7和M8乾崑版,跟几位老车主聊了天,今天就来跟各位车友掰扯掰扯,这“价值战”的底牌,到底是什么。
保值率第一?背后是“耐用消费品”的执念
先说个扎心的现实:现在不少新势力,把车当手机造,一年一迭代,软件常更新,硬件却可能“青春短暂”。但传祺不一样,它骨子里还是把车当“耐用消费品”在造。什么意思?就是你买回去,不是为了尝鲜,而是打算开五年、十年,甚至更久。
我去广汽的智慧工厂转过一圈,印象最深的不是自动化率有多高,而是那套近乎“苛刻”的验证流程。比如一台发动机,要经历-40℃到80℃的极端温差测试,还要在高海拔、高湿、高盐雾环境下“折磨”够本。底盘呢?要跑完相当于10年使用强度的耐久路试。这些在纸面上看不到的功夫,恰恰是保值率的“地基”。GS8、M8这些车为啥二手市场抢手?因为大家知道,这车“皮实”,小毛病少,省心。
我试驾向往S7时,特意问了销售一个问题:“这车的漆面厚度和防锈工艺,跟十年前的传祺比,有进步吗?”他愣了一下,然后翻开手册给我看数据:漆膜厚度提升了15%,底盘用了双层防腐涂层。这种细节,消费者可能不会天天盯着看,但十年后,当你发现隔壁某新势力的车门开始掉漆、底盘生锈时,你就懂什么叫“时间的朋友”了。
智能不是堆料,而是“顶流技术+可靠制造”的化学反应
说到智能,现在谁不讲L2、讲NDA(城区领航辅助)?但传祺的玩法有点不一样。它没自己从零搞算法,而是选择了“顶流技术+大厂制造”的路线——华为乾崑智驾上车,鸿蒙座舱落地,宁德时代电池护航。
我在广州城区试驾向往S7的NDA功能,说实话,刚开始有点紧张。但开了几公里后,我发现它跟某些“激进派”不一样。它不抢道、不加塞,变道前会像老司机一样“打灯+观察+缓入”,甚至在复杂路口会提前减速,等系统确认安全才通过。这种“保守”,恰恰是成熟车企对安全的敬畏。它不是为了炫技,而是为了“让用户安心”。
再看座舱,鸿蒙生态的无缝流转确实香。手机导航一碰传到车机,下车后自动接续到手表,这种体验,比那些自己搞个APP却总卡顿的强太多了。但传祺没把座舱搞成“大号平板”,物理按键该有的还有,空调、音量这些常用功能,盲操就能搞定。智能化,不是取代人,而是让人更轻松。
OTA升级也是个亮点。向往S7刚推送了2.0版本,新增了哨兵模式、代客泊车等16项功能。这意味着,你买的是辆车,但它的能力在“长大”。不过我也问了老车主,有没有遇到OTA“翻车”?一位M8车主说:“升级过两次,一次是优化空调逻辑,一次是增加CarPlay稳定性,都没出过问题。” 传祺的OTA,更像是“小步快跑”的优化,而不是“推倒重来”的冒险,这很符合它“稳健”的调性。
产品线:从“工具”到“伙伴”,MPV仍是王牌
传祺的产品线很有意思。燃油时代靠GS4、GS8打天下,现在转型,MPV成了它的“护城河”。M8、M6常年霸榜自主高端MPV销量前列,近80万MPV用户的口碑,不是吹出来的。
我试驾向往M8乾崑版时,最打动我的不是那块大屏,而是第二排的“零重力座椅”。一键开启,腿托、腰托、靠背联动,瞬间进入“躺平”模式。而且座椅加热/通风/按摩全系标配,不像某些豪华品牌,还得加钱选装。这车开起来,不像司机,倒像管家。
有车友可能会问:“现在SUV不是更火吗?传祺还死磕MPV?” 我觉得这恰恰是它的聪明之处。SUV赛道已经红得发紫,而高端家用MPV,尤其是插混/纯电MPV,还是蓝海。别忘了,中国家庭的“全家出游”刚需一直都在,一辆舒适、安全、有面儿的MPV,永远有市场。
至于新推出的向往S9,定位中大型SUV,三季度就上市。从预告图看,设计更年轻,智能化拉满。它要挑战的,是理想L8、问界M7这些“网红”。但传祺的优势在哪?一是制造底蕴,二是保值率预期,三是MPV积累的“家庭用户信任”。能不能打赢?还得看终端反馈。
竞品对比:传祺的“稳”,是优势还是包袱?
咱们拉几款车对比下。拿向往S7 vs 比亚迪唐DM-p,都是插混SUV。
动力:唐DM-p性能猛,零百4秒级,适合“推背感”爱好者;S7更注重平顺和能耗,开起来像“老干部”,但更省油。
智能:S7有华为乾崑加持,城区NDA更成熟;唐的DiPilot也不错,但城市领航还在部分地区测试。
保值率:这是关键。传祺连续30个月保值率第一,唐虽强,但还没拿过这个冠军。三年后谁更值钱?市场说了算。
再看向往M8 vs 腾势D9。
设计:D9更商务,像“老板座驾”;M8家用感更强,尤其新内饰,温馨。
配置:D9配置高,但价格也高;M8在同价位下,舒适性配置更“厚道”。
渠道:传祺经销网点多,维修保养方便;腾势还在扩张期,部分地区服务跟不上。
传祺的“稳”,让它在保值率、可靠性上占优;但“稳”也可能被说成“保守”,创新节奏不如新势力快。这就像一个中年大叔,西装笔挺,说话靠谱,但蹦迪跳舞肯定不如小年轻放得开。你选谁?取决于你要什么。
刀刃向内,刮骨疗伤:改革的痛,传祺扛住了
看传祺半年报,利润可能不亮眼,但它的钱花哪儿了?持续加码研发,优化产品矩阵。没有像某些企业一样,一遇困难就裁员、砍研发、打价格战。这种“不避阵痛、锚定长远”的姿态,才是“刀刃向内”的真谛。
资本市场暂时观望,我能理解。毕竟改革需要时间。但正如一位投资者所说:“好公司不怕阵痛,最怕为了不痛,一直在舒适区。” 传祺选择在低谷加码技术,这份勇气,值得点赞。
写在最后:价值战,是一场马拉松
风浪依旧,传祺这艘“巨轮”正在调帆。400多万辆的制造底蕴,80万MPV用户的情怀,30个月的保值率冠军,这些都是它的“缆绳”,让它在峡谷中不被冲走。
传祺的“价值战”,不是靠低价促销,而是靠“可靠品质+顶流技术+用户信任”打底。它不追求一夜爆红,而是想做那个“十年后你还愿意开”的车。
那么问题来了:各位车友,当你买一辆车时,你是更看重第一年的“新鲜感”,还是第三年的“残值率”?你愿意为“可靠”多花点钱吗?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。
另外,有车友问我:“传祺向往S9啥时候能试驾?” 我已经约了媒体试驾,到时候一定第一时间跟大家分享真实感受。咱们评论区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