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余承东对话资深车手吴佩时表示,自己确实是汽车发烧友!

2025-09-18

余承东98年花18万买捷达王? 这钱放当年能买套房,这车到底值在哪?

朋友们,咱先算笔震撼的账:1998年,全国职工平均月薪才623块,18万相当于一个普通人不吃不喝干24年! 余承东总当年说自己“穷”,却敢花这么多钱买辆捷达王——这事儿不光说明余总爱车,更让人好奇:98年的捷达王,到底凭啥能让人为它豪掷“巨款”? 今天咱就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,聊聊这款当年火到“一车难求”的车,看看它的魅力到底在哪。

聊到捷达王,先得说它那模样——98年的车,没现在那些溜背、贯穿灯之类的设计,方方正正的车身,前脸就一道简单的进气格栅,配着圆乎乎的大灯,看着没啥惊艳的,但特耐看、特结实。 我之前认识一位99年买捷达王的老大哥,他说当年这车停在小区里,比旁边的桑塔纳还显精神:“车身缝隙匀匀的,哪怕风吹日晒,也没见哪块掉漆变形,不像有些车,开两年就显得旧兮兮的。 ”我自己也坐过一次老捷达王,从侧面看,线条直来直去的,没有多余的装饰,却透着股“踏实感”——就像当年家里的老自行车,不花哨,但能扛事儿。

坐进车里,内饰更是“实用至上”的路子。 没有现在的中控大屏,也没有氛围灯,就一个简单的机械仪表盘,转速、油量、速度看得清清楚楚,哪怕傍晚光线暗,扫一眼就知道车况。 中控台就几个按键,调空调、开收音机,我那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爸,当年第一次坐这车,摆弄两分钟就会操作了——哪像现在有些车,一堆触屏按键,想调个温度都得琢磨半天。 内饰大多是硬塑料,但摸起来不剌手,我帮朋友打理过一辆开了15年的捷达王,除了方向盘磨出点包浆,其他地方没开裂、没掉渣,这份耐用性,在当年真没几款车能比。

聊车绕不开动力,捷达王那1.6L的发动机,在98年绝对算“给力”的。 我有幸试驾过一次,起步的时候踩油门,动力响应特别快,不像有些老车,踩下去半天没动静。 在高速上跑到100公里每小时,车身也不飘,再给点油还能往上冲,一点不费劲。 老大哥跟我说,他那车开了20多万公里,只要按时换机油、保养,动力就没明显衰减:“当年开它跑业务,拉着满满一后备箱样品,照样能跑高速,比有些车‘娇气’的毛病强多了。 ”当年国内私家车还不算普及,大家选车就看“能不能扛造”,捷达王就是靠这份“不娇气”,圈了一大波粉。

油耗这块,朋友们肯定关心——98年的车没法和现在的电动车比,但捷达王在同级别里算省油的。 老车主们都说,市区开百公里大概8-9个油,高速能降到7个左右,当年油价也没现在高,一个月跑两千公里,油费也就几百块。 我还听说,当年不少出租车都用捷达王,出租车师傅对油耗最敏感,能选它,足见这油耗多靠谱。 有位开出租的师傅跟我说:“一天跑两百多公里,比其他车型能省十多块油钱,一年下来就是几千块——这在当年,可不是小数目。 ”

智能化这块咱得说实话,98年的捷达王没啥“智能”可言,没有倒车影像,没有导航,甚至连个USB接口都没有,唯一的“娱乐配置”就是收音机。 但放在当年,大家对汽车的需求很简单:能开、能跑、不抛锚。 开车的时候听听新闻、音乐,就挺满足了。 不像现在,大家买车要大屏、要辅助驾驶,当年能有个收音机,就觉得“配置够了”——毕竟那时候,手机都还没普及,更别说车机联网了。

安全性方面,捷达王在当年算中等偏上的。 没有现在的安全气囊、ESP,但车身刚性够强。 老大哥跟我讲过一次经历:“有次在路口被追尾,我车的后保险杠就有点划痕,对方车的前脸直接凹进去一块。 ”当年的安全标准没现在高,但捷达王的“结实”,在当时就足够让车主放心。 我查过当年的资料,捷达王在碰撞测试里的表现,比同级别不少车型都好——这也是它当年受欢迎的重要原因,毕竟买车,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

坐捷达王的舒适性,得用“实在”来形容。 织物座椅不算特别软,但支撑性好,我开它跑了两个小时高速,腰也没觉得累,比有些硬邦邦的座椅舒服多了。 后排空间坐两个成年人没问题,我180的个子坐在后排,腿也不顶前面的座椅;要是坐三个,可能会有点挤,但当年大多是三口之家,这空间也够用了。 储物的地方也贴心,门板上能放两瓶水,中控台下面有个小格子,能塞手机、钥匙,后备箱也够大,放两个行李箱再加点零食,带家人出去玩正好——不像有些小车,后备箱连个登机箱都塞不下。

聊到实际开起来的场景,捷达王在当年真的“适配所有需求”。 比如城市通勤,早高峰在市区钻缝儿,它车身不长,一把就能拐进小路口,比那些大轿车灵活多了;遇到红绿灯,给点油就能跟上前车,不用怕被旁边的车“插队”;下班回家找停车位,哪怕是路边的小空位,也能轻松停进去,不用来回倒好几把。 要是跑长途更省心,老车主说当年开它去外地,哪怕走那种坑坑洼洼的国道,车身也稳,不会颠得人难受;而且配件到处都有,哪怕在小县城,随便找个修理厂都能修,不用怕半路抛锚没人管。

现在回头看,98年的捷达王,没有惊艳的设计,没有智能的配置,但它靠“耐用、实用、靠谱”,在当年的汽车市场站稳了脚跟。 余承东总当年花18万买它,或许就是看中了这份“不娇气”——毕竟对真正的车迷来说,一辆能陪自己跑遍大街小巷、从不掉链子的车,比什么都重要。

现在的车配置越来越高,大屏、辅助驾驶、全景天窗成了标配,但像捷达王这样靠“硬实力”圈粉的车,反而少见了。 朋友们,要是回到98年,你会像余总一样,咬咬牙花18万买辆捷达王吗? 或者你身边有没有开了十几年还没舍得卖的捷达王? 你觉得它最打动你的地方,是耐用、是省油,还是那份当年的“情怀”?

新闻动态

Powered by 88彩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13-2024